购彩中心入口官网平台|手机版官网
中新网绍兴12月10日电(项菁)一块布“漂洋过海”激活世界经济,一块布嵌入“黑科技”实现可持续发展,一块布融入传统文化染出万彩花……布,包裹了几千年的人类文明,也正在当下实现“万种可能”。
记者近日探访“托在布上的城市”——浙江绍兴柯桥,探究一张张布匹面料如何织造出现代化“国际纺都”。
数字化是纺织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“共识”,也是柯桥的发力点。细看当地打造的“织造印染产业大脑”,目前已集成百余个应用,包括10余个多跨应用场景,20余个产业链协同应用,月均活跃用户近5万人次,推动面料线上交易近6000万米。
在柯桥,数字技术催生的短袖。项菁 摄
据柯桥区委书记陈豪介绍,接下来,柯桥将依托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,引聚全球纺织高端人才团队,推进纺织企业和创新中心合作攻关,打造国际一流的纺织技术创新策源地。同时,用好“织造印染产业大脑”等数字平台,重塑纺织行业发展新动能。
当前,全球纺织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关口。与此同时,传统纺织业是典型的高能耗、高水耗、高污染行业,推动行业绿色发展是纺织人共同的心声。
走进柯桥部分纺织工厂,打造废旧涤纶纺织品可再生体系,探索光伏发电优化能源结构,推动再生棉回收和加工,推出纺织品全生命周期绿色评价平台……大量布商正在探索纺织业绿色转型,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。在多名本地布商看来,绿色转型涉及设备、生产、销售等各个环节,更离不开新技术、新理念的加持。
纵观落地在柯桥的历届世界布商大会,绿色和数字始终是绕不开的重要议题,近期在柯桥举办的2023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中国绍兴柯桥大会、2023第六届世界布商大会亦如此。此次大会以“绿色、循环、数字化——纺织工业新动源”为主题,吸引了印度、西班牙、韩国、德国、中国台湾等近60个国家和地区的纺织界代表与会,共探行业交流合作。
根据大会发布的《2024世界纺织行业趋势展望》,绿色化、智能化、高值化是纺织科技发展的关键词,主要涉及纺织品回收再利用、纳米材料、先进加工技术及装备、环保化学品和工艺等具体领域的创新。
从柯桥看,纺织印染是当地的主导产业,印染产能占据浙江省的60%、全国的40%。为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,当地将110家印染企业全部集聚在属地经济技术开发区,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绿色印染基地,同时加快推动印染企业“长高长壮”和工贸一体化发展。
海外布商在柯桥面料市场淘货。项菁 摄
随着纺织产业基础越发厚实,柯桥“布满全球”的脚步也走得越来越广阔。
眼下,当地正深入实施“丝路柯桥·布满全球”行动,包括谋划建设更多“海外仓”、高效运行中欧班列“柯桥号”等。上述大会开幕式期间,中国轻纺城“丝路柯桥·布满全球”海外公共平台正式启动,将助力中国纺织业“走出去”“引进来”。
“柯桥面料种类非常多,我希望通过不断创新,把柯桥的布卖到世界上更多地方。”在柯桥经商20余年的也门布商阿里受访时说道。
现代纺织业伴随人类文明发展而欣欣向荣,不仅专注国际化、绿色化、数字化方向,与人们息息相关的时尚产业也成为纺织行业转型升级、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关键。对于打造“国际纺都”的柯桥而言,凝聚时尚之力自然不例外。
根据日前发布的《柯桥区打造现代化“国际纺都”行动方案》,该区将实施促布成衣、时尚品牌等“十大行动”,汇聚更多时尚设计创意平台,规划建设高端成衣产业园,引进培养海内外一流时尚品牌,到2025年将时尚创意产业打造成为千亿级产业集群。(完)
正当北方寒风肆虐、漫天飞雪
这里却繁花似锦、温暖如春
这里是北纬22度的南宁
上班都在“走花路”的南宁
南宁市北凤立交桥上,盛开的三角梅宛如一条条红色的彩带镶嵌在道路的两旁。何光民 摄
地处北回归线南侧的南宁
热,才是这个城市的符号
即使是冬季,最低气温还是个位数
冬天还没感觉,夏天已至
即使在冬季,短袖短裙在这个城市依然随处可见。图为在南宁市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盛开的三角梅,成为市民的拍照取景地。俞靖 摄
让城市常年绿树成荫、花开四季
也让南宁拥有“绿城”的称号
南宁市道路两旁都是绿树成荫。蒙鸣明 摄
赋予了她苍劲而悠远的脉络
古时就是桂西南行政、商贸中心
邕江河畔的阁楼。冬泳、泛舟、皮划艇,是这里的市民常见的锻炼方式。王以照 摄
一条碧绿的邕江穿城而过
邕江在南宁穿城而过,呈现绿水青山景致。南宁市委宣传部供图
蜿蜒的邕江上,几十座形态各异的桥梁
每到晚上,还会把城市点亮
成为夜游邕江的一道道风景
邕江岸边的南宁市亭子码头。陈冠言 摄
也带来了厚重的铜鼓文化
在南宁,铜鼓的造型随处可见
南宁火车东站,出站广场就有巨大的铜鼓雕塑。林孟婕 摄
在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
灯光在桥墩上“勾勒”出壮族元素图案。俞靖 摄
到处是盛装打扮的各民族群众
对歌、跳竹竿舞、吃五色糯米饭
整个城市都沉浸在欢乐中
图为“壮族三月三 八桂嘉年华”现场。俞靖 摄
这里也是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
冷不丁就会飙出一首山歌
南宁拥有多支本土乐队,主打民族歌曲。图为乐队演唱歌曲《壮乡兄弟爱喝酒》。俞靖 摄
有山歌,那当然就会有绣球
图为2023“壮族三月三·八桂嘉年华”活动,南宁市一群壮族青年手持绣球欢迎宾客。俞靖 摄
南宁也是一座充满现代感的城市
这里也是广西唯一拥有地铁的城市
便捷的交通串起快节奏的生活
南宁市高楼林立,绿树成荫。朱其芳 摄
干净整洁的南宁街道,四季都有鲜花盛开。王伟臣 摄
南宁还是一座有国际范的城市
这里是中国—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
让南宁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纽带
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独特的朱瑾花造型。每年的中国—东盟博览会都会在这里举行,每当盛会,南宁市如同节日一般热闹非凡。图为2023年9月举行的第20届中国—东盟博览会。周军 摄
在这座中国距离东盟最近的省会城市里
不仅有浓郁的广西民族风
东盟特色美食“遍地开花”
南宁不仅设有东盟国家的领事馆
也是东盟国家学生留学中国的
位于南宁市五象新区的中国—东盟金融城。黄红锦 摄
在南宁方特东盟神画主题乐园
可以穿上东南亚特色服饰,沉浸式体验
“走进吴哥”“千岛之歌”“寻找鱼尾狮”
不出国门也能“一日畅游东盟十国”
南宁方特东盟神画主题乐园。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东盟十国最具代表的历史遗迹、自然风情及现代都市风光,还可以体验独具特色的东盟文化产品,领略东南亚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。图为景区内的“走进吴哥”项目。陈冠言 摄
图为游客在具有东南亚民族风情的雕像前拍照。陈冠言 摄
适宜的气候,丰富的美食
让南宁成为名副其实的不夜城
图为南宁夜经济的代表“南宁之夜”。广西商务厅供图
这里的盛唐复古风融合广西壮乡民族特色
开街至今已经出现100多处“网红打卡点”
丑萌丑萌的兔子就来自这里
图为“南宁之夜”内,因造型独特而走红的“丑兔”雕塑引游客打卡。王以照 摄
“南宁之夜”还是美食的聚集地
而南宁人的热情好客也体现在吃上
到南宁,是一定会被拉去吃夜宵的
夜幕降临,南宁随即开启不夜城模式。图为南宁内街文化创意园内灯火辉煌。陈冠言 摄
民众在南宁亭子码头欣赏美轮美奂的城市灯光夜景。傅永顺 摄
首先,在无粉不欢的广西
夜宵摊上又怎么少得了米粉
米粉还有五花八门的做法和流派
基本可以吃遍广西所有种类的米粉
桂林米粉、柳州螺蛳粉、玉林牛巴粉、
更不要说遍地的南宁老友粉
色香味俱全的南宁老友粉。陆欣蓓 摄
其次,距离海边不算远的南宁
这里的生蚝可以蒜蓉炭烧
可以芝士烘烤、可以鸡蛋香煎
可以高压锅闷、可以清蒸
一锅高压锅闷生蚝不到40元,南宁的夜宵很平价。蒙鸣明 摄
到南宁不吃一顿烧烤等于白来
南宁的烧烤独具当地特色
还有咬一口就喷射汁液的烤猪眼
一出炉就香气扑鼻的荔枝柴火烤鸡。蒙鸣明 摄
烤猪眼堪称南宁烧烤的“黑暗料理”,很多人都不敢尝试。蒙鸣明 摄
南宁的美食主打民族特色
瑶族油茶已经进入大部分桂菜馆的餐桌
作为一种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
瑶族油茶用茶叶、生姜、花生、蒜米等捶打
也是广西人健康长寿的“养生汤”
恭城瑶族油茶在南宁已成网红饮食,图为餐饮店员工现场展示打油茶。杨宗盛 摄
又与东盟国家经贸来往密切
本地的香蕉、柑橘、菠萝、
芒果、荔枝、龙眼、火龙果等
40多种亚热带水果熟期相连
南宁市隆安县的火龙果种植基地,每到夜间“星光”璀璨,“灯海”如梦似幻。何光民 摄
而来自东盟国家的榴莲、山竹
又到了南宁炫砂糖橘的时候了
这是一座物产丰富的城市
这是一座现代又包容的城市
这是一座美丽而又浪漫的城市
怎么能不去一趟南宁呢?
每年2月末,南宁市区黄花风铃木盛放,引市民拍照打卡留念。俞靖 摄
南宁城市风光。黄维业 摄